纪念丨从《饮酒歌》到《祝酒歌》,歌唱家李光羲的音乐路

次阅读 创建时间:2022-03-18    来源:澎湃新闻

美酒飘香啊歌声飞
朋友啊请你干一杯
请你干一杯
胜利的十月永难忘
杯中洒满幸福泪
来来来来来来来来
十月里响春雷
八亿神州举金杯
舒心的酒啊浓又美
千杯万盏也不醉
……
197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一曲酣畅淋漓的《祝酒歌》,唱出了人们压抑已久的激情,成为一个时代转折点上的音乐坐标。这首歌的演唱者,就是被称为“歌坛常青树”的李光羲。
3月13日,歌唱家李光羲去世,享年93岁。从《饮酒歌》到《祝酒歌》,从成名作到代表作,那些经由他演唱成名的一首首金曲,又被纷纷打捞出来,唤醒了很多人的集体回忆。

李光羲 视觉中国 资料图

从业余歌手到歌剧王子
1929年,李光羲出生在天津老城区的一个大家庭,全家四五十口人住一起,有21个姐妹、8个兄弟。
一台老式收音机里传出的歌声,促发了一位少年的音乐梦。李光羲从小没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凭着这台收音机,他接触到巴赫、贝多芬,由此爱上唱歌,总是凭着天性和爱好唱。
李光羲很感激父母给的条件,天生嗓子好,唱什么都能记住,还能唱出味儿来。此外,他还是个戏迷、电影迷,爱看京戏、爱看外国电影,明知是假的,却总是全身心投入,看到悲剧就掉眼泪,看到有意思的就哈哈大笑,总被人笑“傻”。
16岁时,李光羲被同学邀进唱诗班,在合唱团里一唱就是四年。他在那里学会了乐理、五线谱、西洋发声法,一生受益。
18岁时,李光羲的父亲去世,家中生计困难,他接替父亲的工作进入天津市开滦矿务局,成了股票业务员,专管股本。那时候,他一年能拿16个月的工资,每月工资160元,每月还能收到两袋面、36吨煤,俨然“金领”。虽然待遇很好,但这段经历很短暂。
1953年,中央歌剧院在天津的一次演出,将李光羲的人生路岔向了歌剧。看完歌剧,他深受震撼,不久便报考中央歌剧院,顺利被录取。
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中央歌剧院开始排演新中国第一部西洋歌剧《茶花女》。27岁的李光羲在剧中扮演男主角阿尔弗莱德,一战成名,剧中一曲《饮酒歌》,更成了国人最耳熟能详的歌剧咏叹调。
李光羲一开始是第四组演员,其他三组都是有经验的前辈,到了首演,苏联专家点名要李光羲,“我就大着胆子首演,很多文艺界的领导都到北京看戏,看完戏问,这小青年是哪国的留学生,是哪位专家的得意高徒?院长说,他什么也不是,是业余爱好小青年。”
歌剧新人李光羲将人物塑造得惟妙惟肖,音乐也流畅感人。李光羲笑说,一方面可能得益于他天生的条件,另一方面他从小喜欢看名著、看电影,排演《茶花女》时,他脑子里老想美国电影明星罗伯特·泰勒演的阿尔芒,“老想他,就模仿他,大伙说味道对了。”
《茶花女》让李光羲站稳脚跟,他又接连演了《叶甫根尼·奥涅金》《货郎与小姐》等歌剧,人称“歌剧王子”。演歌剧时,李光羲的所有化妆都是自己操刀,从化妆就进入角色,便于上台创造角色。
1964年,为了庆祝国庆15周年,李光羲加入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排演,一首如泣如诉的《松花江上》传遍了大江南北。
“后来记者问我,你唱这歌有激情、有愤恨、有对家乡的怀念,你是怎么创作的?我说不用创作,我1929年生人,1931年日本人占领东北,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整个华北被日本人占领,一直到1945年,我16岁才不当亡国奴,心里从小就积下了一种民族的仇恨,只要回忆自己过去那段生活,什么情感都有了。”他说。

李光羲 视觉中国 资料图

一生就干一件事儿
《饮酒歌》是李光羲的成名作,《祝酒歌》则是李光羲艺术生涯里的又一个巅峰。
1979年在央视春晚第一次唱这首歌时,李光羲50岁。在那个春天,这样一首酣畅淋漓的欢快歌曲,唤醒了人们压抑了很久的激情。
“其实这首歌是施光南写给女中音苏凤娟的,她好像品不出这个味来,就问我,你看看怎么样?我唱了一半就激动起来了,这歌可太好了!你要不唱就给我。”这首歌把李光羲心里的豪情唱了出来,唱着唱着,心就热了起来,于是,他赶紧给施光南写信,让他替自己写一版配器。
美酒飘香歌声飞,《祝酒歌》再一次让李光羲红遍中国。火到什么程度?全国飞来成千上万的信,向李光羲求歌片。他就按施光南给的谱子刻,刻完后用油印机印,再自掏腰包邮寄。那时候全国的邮票一张八分钱,负担太重,中央歌剧院于是主动把邮寄的重任揽了过去。后来,《祝酒歌》发行了唱片,五天就卖了一百万张,破了记录。
到处都有人请李光羲唱《祝酒歌》,有时一天跑好几个单位,“也不给待遇,就是高兴,大家爱听,我就唱,但不能只唱一首歌,还得唱其他的保留曲目。”突然有一天,李光羲唱不出来了,因为劳累,他得了喉肌弱症,喉部的肌肉没有弹性了,拉不紧声带了。对歌唱演员来说,这是致命伤。李光羲形容,精神上就像死了一样,夜里想到常冒一身冷汗。
从巅峰到低谷,失声的状况持续了六年。“我深有体会,人是靠希望活着的。”1986年一天早上起来,李光羲惊喜地发现,嗓子回来了,又有弹性了,他又能唱了。大家都说,李光羲又重新抱了个大金娃娃。
除了《祝酒歌》,李光羲还有一首歌在广播里不断重复着播放,那就是《北京颂歌》。
那是1973年,周恩来总理要给西哈努克亲王过生日。西哈努克喜欢音乐,自己写了好多抒情歌曲,希望请一位擅长抒情的歌唱家唱一首。周总理听过李光羲唱歌剧,很快就把正在农村劳动的他调回了北京。
祝寿结束后,李光羲发现,很多作曲家满怀激情写了一批歌,没人唱。在电台的邀请下,他一口气录了三首歌——《远航》《北京颂歌》《南京长江大桥》。
1973年的国庆节,李光羲和女高音歌唱家张越男一起唱了《北京颂歌》,她是早晨六点半唱,他是晚上八点半唱。后来,这首歌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了近10年,旋律动人,朗朗上口,很多人一听就印在了脑子里。
有人从收音机里听到它,也有人在工厂喇叭里听到它,还有不少人在开往北京的火车到站广播里听到它。这首歌饱含着很多北漂的游子对首都的向往,总让人热泪盈眶。
什么样的艺术才能感染人?被问及这个问题时,李光羲答,“不是歌谱的旋律,那个字、那个调,那都是工具,那都是形式。真正感人的东西,是你的情,你的歌声扎到老百姓心里了。”
一直到八十多岁,李光羲的嗓音都和年轻时无异,唱起歌来还是那样饱满、深情、动人。
追忆往昔,这位“歌坛常青树”说,他一生就干一件事儿,那就是倾情歌唱,“全部的才智、经历、思想就在这,没有二话,没有疑惑,没有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