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耕教授做客“成童音乐大讲堂” 播放《回家》致敬恩师杨鸿年

次阅读 创建时间:2020-07-31    来源:红星新闻

7月29日下午,阔别半年的“成都童声合唱团音乐大讲堂”终于回归。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此次邀请到了国家一级作曲家、云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坡芽歌书合唱团艺术总监刘晓耕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主题为《探寻民族母语合唱的发展之路》大师课,精彩而生动的讲解,引领大家思索合唱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寻求歌曲中的“民族母语”元素。

据悉,此次音乐大讲堂采取了线下开展与线上直播的形式,学员们不仅可以与刘晓耕面对面交流,同时更多热爱合唱的人们也通过线上观看学习,于屏幕端进行交流分享,为精彩的公益讲堂点赞。

刘晓耕做客“成童音乐大讲堂” 

此次刘晓耕莅临成都童声合唱团开展大讲堂,将“民族母语”与“合唱艺术”的融合研究进行了讲解。课堂开篇,刘晓耕强调了他的创作思考:“守住传统之根,发展民族音乐”,指出21世纪合唱发展的新趋势,表示有越来越多中国民族风格的合唱创作与表演开始走出国门,努力向世界展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进入主题内容讲解后,他又从“民族母语合唱的创作体验”角度出发,说明他的创作之根在于“崇山峻岭、田间地头,在山、水、天、地、人之间”,又从“以少数民族的母语为基础的创作(声腔)、以少数民族音调为基础的创作(器乐)、以不同地区的特殊母语为基础的创作(经文)、以当代合唱最前沿的技术和艺术风格为参照的创作”这四个方面进行了讲解。

过程中,刘晓耕例举了《水母鸡》《栽秧调》《其多咧》等多个作品,通过对曲目的背景、谱例进行讲述,向大家展现出一幅幅生动的民族文化画卷,质朴的民风民俗给予了创作最好的灵感。有趣的是,讲堂上,刘晓耕还用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唱给大家听或唱出曲中的“母语元素”,其中不乏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他还与学员们进行互动,并邀请他们用四川话进行演唱,让学员直观感受“母语”在音乐中的魅力表达。

刘晓耕教授哀悼恩师杨鸿年

不知不觉中,精彩的讲堂渐入尾声,最后一曲,刘晓耕隆重地向大家介绍了作品《回家》,这首作品表达了他对恩师杨鸿年老师(刚刚去世的中国著名指挥家、音乐教育家)的深切怀念。

《回家》运用了云南红河彝族的音乐素材,用各种“回家”的方言,把曲目的情感推向高潮。刘晓耕表示,本曲是他与杨鸿年老师经多次细致修改而完成的,并表示了对恩师的敬意与感怀。说到动容之处,刘晓耕潸然落泪,大家也湿红了眼眶。刘晓耕还为大家播放了杨鸿年老师指挥该曲的参赛作品,致敬一代大师,感谢一位位艺术家为后辈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瑰宝,他们对艺术的热爱与坚持使中国闪耀世界舞台。成童合唱团的孩子们也将在老师的鼓舞下不断前进、开拓未来。

成童合唱团团长肖鹰向刘晓耕颁发聘书

最后,成都童声合唱团团长肖鹰为本次音乐大讲堂专家授予了聘书,聘请刘晓耕教授为成都童声合唱团客座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