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故事+天府文化 大型原创舞剧《努力餐》开票啦!

次阅读 创建时间:2020-07-23    来源:红星新闻

在成都祠堂街,有一家特别的餐厅。透过巨大的玻璃窗,可以看到整洁质朴的仿古建筑。正门黑漆匾额上,是三个烫金大字——“努力餐”。80余年前,这里曾是中共四川省委的秘密党组织联络点,如今,这里迎来送往,宾客满门……

7月22日下午,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中共成都市委党史研究室出品,成都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制作演出的大型原创舞剧《努力餐》举行了开票仪式——《努力餐》将于9月4日、5日、6日在成都城市音乐厅(歌剧厅)试演,公众可以通过在大麦网搜索“舞剧《努力餐》”等关键词购票,同时主办方还将举办公益专场,邀请疫情期间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英雄们观看演出。

 

用努力餐楼里的四川革命故事 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红星新闻了解到,《努力餐》是成都市向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献礼的重点舞台剧目,由中国舞蹈界新锐青年编导王思思和钱鑫共同创作。项目集结了国内一流的主创团队,编剧潘乃奇、作曲王喆、舞美设计刘科栋、灯光设计邢辛、多媒体设计胡天骥,主要演员黄琛迪、李香宇、高德瑞、 祁野等都是业内的佼佼者。

该剧以努力餐楼为切入点,以在努力餐楼进行革命活动的诸多先驱的感人故事为原型,讲述了一代共产党人如何在餐楼的掩护下开展革命工作、捍卫信仰的生死暗战。在历经近一年多的构思策划、剧本打磨、编舞创排,剧目将于今年9月4日至6日试演,试演后再广泛征求修改意见,进一步打磨提高,然后于2021年正式首演,力争以最高的艺术水准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导演钱鑫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表示:“随着时代的更替,努力餐已经被赋予了丰厚而深远的内涵,逐渐成为成都乃至四川境内革命历史与当下声气相通的精神根脉。希望更多人在看完这部舞剧之后,能够明白‘努力餐’三个字所承载的精神力量,当时需要多么努力,才能吃得上饭。”

据了解,舞剧《努力餐》将众多革命者波澜起伏的人生经历浓缩至短短两小时内, 在他们身上注入了一代四川共产党人的人文气质。同时,塑造了“车老板” “黄三妹”“亮嗓子”“冷处长”等主要人物,讲述了独属于四川这片土地的革命故事。

大型舞剧《努力餐》排练照

小餐馆,大社会,广泛融合天府文化 

扎根四川、成都,《努力餐》绕不开的是通过舞台呈现地域特色。小餐馆, 大社会,如何将浓浓的四川文化注入到革命的氛围和革命者的生活中,也是创作过程中的重点。经历了多次实地考察和采风后,主创团队最终选定了三组天府文化的精粹亮点,开创了三组四川文化与舞剧融合的“第一次”。

这是第一部将“吃川菜”搬上舞台的舞剧,一切隐秘的战争,都化在吃喝中。红星新闻了解到,四幕戏中,每一幕都有一次吃:从川菜、担担面,到串串、火锅。每一场“吃”,都会紧跟剧情发展、体现人物成长与冲突,承载剧情表达。将如此生活化的片段搬上舞台,这在传统以抒情为主的舞剧中极为罕见。

微信截图_20200723161345.png演员们正在排练如何更好地拿捏筷子

采风期间,川剧在形式上的自由和个性吸引了导演组的目光。“川剧中经常看到台上演员与台下观众的互动,很有烟火气,轻描淡写地体现出一种生活状态。”《努力餐》首次融入四川典型器乐和川剧特点,作曲王喆将川剧锣鼓配乐的虚实相生、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融汇其中。剧中,主要人物“亮嗓子” 是一名在餐楼内表演川剧的变脸演员,同时也是一名中共地下党情报员,川剧元素将在他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在舞剧结尾段落的设计上,《努力餐》则破天荒地加入了说唱。导演钱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成都博物馆,我们发现,三千年前的说唱俑就是在成都发掘的,而说唱一直到今天仍然受到大众喜爱。说唱的形式,恰恰表达了四川人包容、乐观、不拘的生活状态。”

种种文化基因的融入,让作品显得更丰富、更饱满,更独特、更有识别度。观众通过舞台作品,在了解四川优秀共产党员的革命历程的同时,亦能记住很多独属于四川、独属于成都的文化特征。

《醒·狮》原班团队匠心打磨,挣脱“套路”推陈出新

舞剧《努力餐》由大型民族舞剧《醒·狮》原班制作团队倾力打造,在艺术上保持了一如既往的高水准。《醒·狮》曾以极具创造力的形式,将传统非遗文化与现代舞台艺术相结合,在年轻观众中轰动一时,被誉为“年度最燃舞剧”。如今在《努力餐》上,创作团队也在寻找本剧与现有革命题材舞剧之间的差异性,不断站在观众视角审视、推翻原有台本。导演王思思告诉红星新闻:“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在故事、结构和表现形式上做出突破,观众司空见惯的、似乎看见过的形式,我们都要推翻重做。”

在舞美上,剧中最重要的“努力餐楼”没有被具象复原,而是选择用竹质建筑风格解构重组的方式,来构建富有象征意味的餐楼场景,并且融入了与“车老板”生平相关的种种文化符号。白天,这里摆放着竹桌木椅, 清凉巴适,;夜里,这里又化作《大声报》的秘密刊印基地。从“大声报”的意象出发,舞美上使用纱幕和垂吊的画笔,既构成餐楼梁柱,又像是字与纸的大声报。随着舞台结构的位移、组合,空间在大小之间变换自如:时而是餐楼大堂、时而是后厨,时而又变幻为瓦片、包厢……多媒体的运用,更为整体视觉锦上添花,在抽象中注入具象表达。街道上的行进、转动的密码墙、注音符号和麻将牌等,让虚拟空间和舞台之间产生了巧妙的呼应。

同时,《努力餐》在叙事、编舞上也实现了较大突破。 潘乃奇告诉红星新闻:“整个剧本,我们磨合了一年多,改了20稿,主创团队成员如舞美设计刘科栋老师、多媒体设计胡天骥在整个过程中给了很多指导性意见。”

在编舞方面,几场“吃”戏是最大难点。怎么吃、吃什么、吃的情绪,都有讲究。演员需要表演咀嚼、夹菜等餐桌细节,又要将当下复杂的心理和情绪通过“吃”做外化表达。此外,演员还要通过反复训练,精准而灵巧地拿捏筷子、竹签等一系列与 “吃”相关的道具。剧中,有一幕女群舞“吃串串”的戏,需要16名女演员把串串上的竹签,时而放在指尖,时而拱在唇上。竹签轻巧且细,稍不留神 就会掉落。咬下串串那一刻的精度、角度,也很难把控。这场戏,足足排了上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