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心城区如何升级?节后第一天成都开了这个会

次阅读 创建时间:2020-06-29    来源:四川在线
       端午假期结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成都市锦江公园建设和“中优”推进专题会议举行。

2017年,成都提出“成都提出“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的“十字方针”,旨在重塑城市空间结构和经济地理,全面增强城市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城市宜居性和舒适度。

节后第一天就对“中优”工作进行部署,可见其重要性,成都为何如此看重“中优”,成都中心城区又如何提升整体功能和品质?

“中优”的意义在哪?

中心城区是城市最强极

不同于“白纸作画”,成都中心城区是发展最成熟、人口最密集的区域。而中心城区恰恰是城市的核心功能区和力量最强的极核,中心城区的产业层次和功能水平决定着城市的能级和层次,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心城区的功能和品质决定着一个城市的整体功能和品质。这是成都高度重视“中优”的根本原因。

成都市主要负责人在会上谈到:“如果说成都和重庆中心城区是西部大开发的一个极核,是全国新的增长极和动力源的话,那么中心城区就是成都的极核。”

“中优”是对中心城区产业空心化的主动调适。世界高速城市化300年,世界的先发城市和先进城市都经历过城市的兴衰,而这种城市的兴衰往往是个轮回四个阶段,高速的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

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国土被占用,社会运行的成本高起,整个国家难以负重,所以对这种郊区化进行再反思提出了新城市,新城市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人口的再回归,人口的再回归必须有力量,有什么力量?那就是城市更新。

过去4年,成都老五城区年均经济增速低于全市0.7个百分点。对此,成都主要负责人表示:“现在成都还没有出现比较突出的城市问题,我们已经预见到中心城区会出现这个问题,所以 成都在整个城市快速上升的阶段开始主动进行调适。”

为了避免产生社会问题和市场振荡,付出更多的社会成本,成都在问题还不明显时提出“中优”。希望通过“中优”减轻中心城市衰落幅度,控制中心城市产业空心化的节奏。因此,“中优”是成都对城市发展规律的一种精准的把握,这也体现了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

其次,“中优”是对人民美好向往的主动回应,成都的文化是靠老成都人沉淀下来的,但未来是靠新成都人的加入所激活的。因此,怎么留住人,怎么样激发人的创造潜能,怎么样集聚我所需要的优秀人才,是成都中心城区需要讲好的“故事”,具备引人聚流的功能,中优就有价值,就有意义。

“中优”也是对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的主动构建。在成都市主要负责人看来:“当成都了解到一个国家中心城市需要什么功能?当我们了解世界城市之所以成为世界城市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我们一个区域要干什么,而这种区域功能的分布不是同质化的,而是在我们整个世界城市体系和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内涵的基础上的一种错位发展,一种优势互补。”因此,成都中心城市跟郊区之间应该有功能分布的差异,中心城区自己之间也应该有功能分区的差异。

“中优”如何做?

从城市空间、产业层次、城市品质作“文章”

根据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制定的《成都市“中优”规划优化方案》,成都中心城区将从优化城市空间形态、提高产业层次、提升城市品质等方面对中优范围进行优化提升。

在优化城市空间形态上,《方案》提出从“降低开发强度、降低建筑尺度及降低人口密度”三个方面来实施。

《方案》针对降低开发强度,将中优区域分为核心区、一般地区、特别地区,在不同区域内实行不同的住宅基准容积率标准。

在降低建筑尺度上,将编制城市设计导则加强管控。在降低人口密度上,目前中优区域规划人口密度达到1.58万人/平方公里。根据《方案》,“中优”区域内共调减规划人口185万人,调减后规划人口约为1155万,每平方公里将减少2200人。

在产业上,中优区域主要承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通信枢纽的核心功能。中心城区也将优化现有工业业态,工业用地主要用作工业研发、工业总部、工业营销功能使用。在注入新兴业态上,从培育特色产业生态圈、建设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建设泛成都历史文化创意街区、建设泛城市绿道的休闲旅游体验区、建设泛成都中心的商业商务服务区等方面来提升。

在提升城市品质上,中心城区主要从塑造特色、完善配套、改善交通、提升环境、彰显文化等方面进行。

针对特色塑造,中心城区将保护典型反映成都市文化特色的18片城市特色风貌片区及86条特色风貌街道,原则上不应新增高层建筑。

建设一批如城市音乐厅、露天音乐广场等具有国际水准的重大公共设施。对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进行实施评估,制订行动计划,全面加快实施建设。充分利用大型公园绿地,配置公园配套用房及文化、体育、青少年教育、科技等小型公共服务设施。

环境提升上总体布局构建河、渠、湖、湿地的复合水网体系,中心城区将增加小游园、微绿地,天府绿道以“一轴两山三环七道”为主体骨架在全市铺开绿网。文化上则构建形成“一核两带四廊多点”的历史文化展示体系,加强历史城区格局保护,提升打造浣花溪、少城等文化片区

记者从会上获悉,“中优”战略实施三年以来,“中优”区域完成了33个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启动实施74个集中连片更新项目,开工建设9个TOD项目,完成1100余个老旧院落、2.5万余户棚户区改造,打造枣子巷等特色街区63条,示范建设公园城市街区57个

下一步,“中优”区域将以大运会举办时间为节点,推进“中优”区域提能及、出形象、增活力,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和高品质能级生活区。


来源:四川在线